【资料图】
作者:老雾
来源:雾满拦江
(01)
樊登有个视频,火了。
他是这样说的:
“这个社会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硕士跟博士,但是我们现在只能让他们送外卖,初中两年,高中两年知识已经足够了,你们上初三高三都没学过任何新课,全都是复习内卷,浪费,让我们的孩子走入社会的时候已经30岁了,我的妈呀,最年富力强该干活的时候全在学校里玩,现在为什么许多孩子又读硕士又读博士,尽量地推迟走入社会,有人养着,美其名曰那叫学历膨胀,其实是没用……”
樊登视频,引发热议。
所以还有条这样的消息,湮没于无尽其数的资讯中:
对,日本摊牌了。
对我们堪称是一剑封喉。
日本将成为对我国技术封锁的主体,宣布不再向我国出售包括DUV光刻机、感光胶、化学机械抛光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气相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热氧化设备、外延设备、磁控溅射设备、离子束刻蚀设备等半导体料材和设备。
而我们这边,还在嫌硕士博士多了。
还认为大家“只读到初中高中”就OK了。
脑子呢?
(02)
讨论几个问题:
第一个,初中两年,高中两年知识。真的够用了吗?
樊登认为“初中两年,高中两年知识已经足够了”……足够干什么?
足够研究出DUV光刻机、感光胶、化学机械抛光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气相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热氧化设备、外延设备、磁控溅射设备、离子束刻蚀设备等半导体料材和设备吗?
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
樊登认为初中两年高中两年的知识就够了,说的是给他送外卖。
你这辈子,如果只想替樊登送外卖活着,他订你外卖,你就挣个外卖钱。过几天他减肥不订你外卖了,你就饿死——那你连初中高中的知识,都用不到。
但如果,你还想替国家做点事儿,做个有用的人。想在送外卖之余,实现自我价值,就会发现初中高中的知识,根本不够用。
你甚至读到博士,仍是不够用。
(03)
第二个问题,我们的硕士博士,真的多了吗?
樊登先生认为,“这个社会根本不需要那么硕士跟博士”。
真的吗?
当日本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不再卖给我们光刻机感光胶这些东西时,谁能挺身而出,研究出领先世界的技术设备呢?
初中生可以吗?
小学生能行吗?
你马上就会明白,中学生小学生,解决不了高技术领域的事儿。而日本之所以敢跟我们玩这个,不是因为我们的硕士博士数量多了,而是太少太少。
再来看看各国博士占人口比例:
美国3.32亿人,博士343.28万人。
日本1.26亿人,博士66万。
中国14.12亿人,博士80万。
所以,美国接近于每100人里,有1个博士。
日本是190个人里,有一个博士。
我们大概是……1765人里,有一个博士。
你可能会说,咦,虽然如此,但我方的博士数量,还是比日本多呀,为什么我们的博士们,不赶紧去研究光刻机什么的,非要去给樊登送外卖,还被他嫌弃呢?
这是因为,博士硕士,说透了也只是“素质高一点点的打工狗”。
在技术领域,上面的老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群体。
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有384人,英国是132人,德国111人,法国70人,瑞典31人,日本是——28人。
就连俄罗斯,都有26人。
猜猜我们是多少?
网络上的数据说,中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过三个人,杨振宁,屠呦呦,还有个专职讲故事的莫言。
诺贝尔奖不止是最高的科学荣耀,还标志着前沿技术的方向。
我们的博士硕士之所以惨到给樊登送外卖,不是数量太多了,而是上一层的结构太LOW,专业技术领域的宗师稀缺,导致博士硕士不好混。
就以光刻机、感光胶这方面为例:
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只有一个两个博士,这俩可怜孩子连外卖都挤不到——因为他俩要从事的工作,也是一个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从业人员的庞大行业,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孤零零两个孩子无法构成完整的工业生态,如果这俩熊孩子还不蠢,他们就会丢下外卖箱,去海外找个能够发挥自己专业技能的工作。
假如在光刻机、感光胶这方面,我们需要20万人手。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已经准备了2万、或3万人(除了光刻机感光胶,还有其它技术领域,也有孩子在苦学,这就是80万博士的由来)。
这2万或3万人,有的正灰头土脸,蹬电动车给你送外卖,还老被你点差评。有的改行进入其它领域,比如搞个自媒体之类的。还有的正在海外,天天有人骂他们不回来送外卖,国家白培养他们了,他们哭都不知怎么哭。
美国、日本,看得真切的。知道一旦这些孩子得有机缘聚合起来,就是惊天动地的创造力,就会改变世界技术格局,就会推进中华文明复兴——所以他们掐在这个时机动手,目的是让这种可能,胎死于腹中。
假如——是说假如——假如我们有800万博士,再来3000万硕士,就算他们中的90%在送外卖,但那10%一旦聚合,就会彻底改变世界格局。
所以……
所以我们的博士硕士,不是数量太多。
是太少了。
因为太少,才被人家欺负,难道不是吗?
(04)
第三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因为教培行业遭遇治理,影响到许多人的思维。
反智观念,开始流行。
什么博士硕士数量太多了,这个社会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什么只读到初中高中知识就够了……诸如此类,都是十足十的反智。
受反智观念影响,好多人都开始困惑,我们还要鸡娃吗?
还有学生仔困惑,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
这就需要我们听樊登先生的,但不要全听樊登先生的。
樊登先生说,有些孩子30多岁才进入社会……这句话要听。也确实,如果一个人活到30多岁,还没有遭受过社会毒打,除非这人有某方面的天才,否则就是废人了。
所以年轻的孩子,要尽量参加社会活动,比如一边读书,一边学会赚钱,只有学会赚钱,你才会满足国家期待于你的“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如果你不会赚钱,在书本或是实验室里估捣到最后,可能还是要饿饭。
樊登先生批评“(孩子们)最年富力强该干活的时候全在学校里玩”……
这个一定要反过来。
人岂止是年富力强时该在学校玩,人要活一辈子,玩一辈子——但这个玩,不是玩物丧志,而是以一种乐观平和的心境,直面人生挑战,而是在通常人们忽略的专业技术领域,干出名堂来(在人们忽略的专业领域,出成果之前,大家都会认为你不务正业)。
所以,我们还是要鼓励自己,鼓励孩子向高处行进,博士硕士这些玩艺儿,能拿下就不要错过。
博士硕士送外卖,并不丢人,刘备还摆摊卖草鞋呢。
但如果你只读到初中高中,可能择业机会只能是送外卖。
同样是送外卖,博士硕士是社会实践,你是别无选择,这能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