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年养老金不会调整了?”“孩子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养老金是退休人员最关心的事儿,而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天,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佳瑛做客“2023上海民生访谈”节目,对市民们关心的就业、求职、社保、人才这些事儿都做了回应。
根据部署调整养老金,确保退休人员安享晚年“我已经退休6年多了,退休人员主要关心两件事儿,一个是医疗,一个是养老金。养老金从2006年开始每年增加,听很多人说今年不增加了,请问是否有这件事儿?”
(相关资料图)
“养老金今年依然会按照人社部统一部署会有相应调整,请您放心!”在直播间,对蔡先生的疑问,杨佳瑛也给予了解答。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部署,上海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于3月20日17时至4月10日24时停机,切换到全国统筹系统。这也引起了一些市民的猜测,担心养老金不再调整,甚至会减少。
4月11日起,上海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切换到全国统筹系统后,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发放水平不变。养老金发放日期从4月份起已经恢复正常。
此外,退休“一件事”在上海也已经全面落地推行。过去,办理退休手续可能要“多头跑”,可如今,上海退休“一件事”早就全面落地推行,实现了“一网通办”。
杨佳瑛透露,退休“一件事”也是人社部门办理的高频事项,包括五大类:基本养老金、退休医保待遇、年老退休一次新计划生育奖励费、住房公积金和退休住院保障计划等一系列事项。
过去要跑很多部门,填不同的表格,现在只要点击“一网通办”“退休一件事”,就能一口申请、一口办理。如果觉得线上办理不方便,线下也有窗口可以办理。
今年全市确保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上海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并呈现持续回暖的态势。今年,全市确保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一季度,新增就业岗位15.31万个,超过既定节点目标任务;一季度,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9%,控制在低于5%的目标以内;就业规模进一步增加,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累计为1100家重点企业解决缺工需求,举办1100多场招聘会、提供48万多个岗位,这些都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就业形势也存在不确定性,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外贸、汽车、电子信息等用工量较大的行业经营面临困难。制造业、邮政快递业、生活服务业“招工难”问题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总量持续攀升,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为了帮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便捷的就业服务,也做多种尝试。比如,虹口区曲阳路街道就一共设立了4个就业服务站,覆盖24个居委。而这样的就业服务站,在虹口总共有30个,覆盖了全区8个街道,形成了”15分钟就业服务圈”,使居民享受到身边的就业服务。
在这里,居民们可以进来使用电脑登录上海公共招聘网进行岗位信息查询、职业指导师也会定期下沉到站点,对有求职需求的市民进行专业指导。
“这种不用出小区就可以获得专业的就业服务真的太好了,希望这样的服务点在全市能多开几家,方便老百姓。”
刘女士是201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研究生。2021年因为怀孕生孩子就辞职在家,平时偶尔接一些设计的小活儿。就业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联系,为她解决社保金的困扰。如今,孩子准备入托,工作人员又主动联系她,一起讨论未来的职业规划。
其实,还有一种更加便捷的就业服务,市民们不出家门,动动手指就能享受到。今年1月18日,“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个人移动求职服务正式入驻“随申办”。求职者不论年龄、户籍、学历,只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通过微信、支付宝的“随申办”小程序、“随申办”APP中搜索“上海公共招聘”,即可实名登录,求职应聘。
5月1日起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3月1日起施行。这是上海时隔17年再次修订促进就业地方性法规。
说到亮点,杨佳瑛介绍,一是突出了促进就业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必须汇集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推进。另一亮点是,在全国率先设立“灵活就业”专章。
近年来,上海的互联网新业态的蓬勃发展,灵活就业群体加速壮大,规模将近300万。《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公共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的范围;明确了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同时放宽了户籍限制,优化了网上参保的便民化举措。
此外,针对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新就业形态,专章还规定了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用工、建立完善职业伤害保障等内容。
为贯彻《条例》要求,上海已经出台政策,从5月1日起,外省市户籍在本市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和上海户籍灵活就业人员一样,按照同样的规则,参加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了。
技能改变生活,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创新只有高中学历的李崇华,2005年从家乡来到上海务工,凭着自己肯吃苦,肯学习的劲头,学了很多技能,水电工高级证书、高压电工证书、弱电、电梯、水泵维保……拿到手里的各种技能证书多到自己都一时间数不过来了,成为居民心中“全能型师傅”。
技能改变生活,上海市优秀农民工、上海市劳动模范……如今的李崇华不仅凭着自己的技能获得了各种荣誉,带着家人在这座城市扎了根。
上海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正如火如荼举办,1076名选手同台竞技,109个正式比赛项目,涵盖全部63个世赛项目、46个国赛精选项目。
高级蓝领越来越吃香。杨佳瑛介绍,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现在的“高技能人才”与传统的“蓝领工人”相比,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很多高技能人才拥有高学历,例如,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网络安全项目银牌获得者就是来自上海交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同时还荣获了人社部颁发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近期,围绕经济和行业发展趋势,对最新的未来技能资讯进行了研判,列出了覆盖医疗健康、5G+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营销、数字金融、数字乡村、新能源汽车等六大领域的52种未来技能岗位,高技能人才将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社部门目前正在牵头起草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全面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将要形成并落实一些具体措施,比如,大力培育高技能领军人才,发挥表彰激励作用,支持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评聘特级技师、设立首席技师,鼓励各行业、各区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人才安居保障等服务力度等等。